亞洲成長基金
亞洲小型企業基金
邊境市場基金
大中華基金
金磚四國基金
拉丁美洲基金
新興國家基金
東歐基金
泰國基金
韓國基金
分享這篇文章  
人口結構變遷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2012/11/02
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需求和習慣經常在改變,進而影響到整個經濟體的發展。有許多短期因素影響一個國家的經濟成長率,如消費支出和出口等,這些因素固然重要,另外也有長期的變化對經濟有著深遠的作用,而人口結構的變動即為其中之一。身為一個長期投資者,我不僅要看當下的機會,也要為未來的發展提前計劃。
在世界的許多地方,隨著人們越來越長壽,退休人員的數量不斷擴大,同時,勞動年齡人口卻在減少。在美國和歐洲,大批戰後嬰兒潮出生的一代開始進入退休年齡,這一代幾乎代表了近三分之一的美國人口,而且在每一天,約有一萬名美國人年滿65歲(註1),這意味著在未來,有越來越少的年輕勞工卻要肩負越來越重的負擔。同樣,在今天的歐盟,每四個勞動年齡人口(值15-64歲)僅要扶養一個超過65歲的老年人,然而,到了2060年,歐洲統計局預估,這個比例將會縮小至2:1(註2)
人口老化的國家通常需要有更多的社會服務,像是醫療保健。消費者的消費模式也可能轉變,以反應這些族群的特殊需求,而人口結構的老化勢必形成經濟成長的拖累。不過,有一些經濟體卻是面臨不同的狀況。當有一些國家正在適應人口老化,而另有些國家正忙於應付一大群青壯人口進入勞動市場,這一切都將形成有趣的長期全球經濟成長和發展的轉變。
金磚四國人口也在成熟當中
我熱衷於新興市場的原因之一,是因為他們的人口結構普遍比較年輕,使得相對於成熟國家,可能有較高的經濟成長率。然而,並非所有的新興市場能對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免疫。根據聯合國的預測,在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的65歲或以上的人口預計到了2020年,將增加46%至2.95億人,而到了2030年,更將成長至4.12人,同時預期在15至24歲的人口會呈現衰退(註2)
生育率和死亡率的趨勢是人口結構模式的主要影響因子。在中國,受到官方自1979年開始的一胎化政策,已經對勞動人口形成不小的影響,聯合國預測,在2015年,中國65歲及以上的人口數量將增加78%至1.95億人(註3)。當人口走向老齡化,中國在過去所面臨的挑戰,也就是過度供給的年輕勞工,在未來將會轉為一個截然不同的問題,變成勞動力短缺。
中國的家庭結構也出現了改變,今天,一個家庭可能是多代同堂,或已婚夫婦可能領有雙份收入卻沒有孩子(頂客族),而逐漸更多的是所謂的單身貴族。有越來越多的頂客族和單身人口會造成經濟版塊的變化,如房子的需求會增加,且會更需要來自民間或政府的援助,而非像以前來自家族。從我的長期觀點,這將對於健康醫療、住宅、消費品等產業帶來不小的潛在商機。
為未來儲蓄和投資

我們知道,現在許多新興國家相對於成熟國家,有較低的債務水準和較高的儲蓄率。許多新興國家的民眾沒有正式的養老金福利或退休計劃,社會安全網較為不足,這是個人儲蓄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例如,在中國和印度的家庭儲蓄率大約為美國的五到八倍(註4)

對於一般投資人而言,要精準掌握市場時機是相當困難的,而我們可以提供投資人的最佳建議就是,進行全球性的資產多樣化配置,即使資產配置仍不能保證獲利或防止虧損。
從經濟的角度來看,這樣的情況各有優缺點,當個人儲蓄率是高的,這代表越少的錢用在支出上,然而,當這些錢存在銀行,可能會被貸出做廠房、機械和基礎建設的資本投資。另外,在這樣的情況下,消費者或國家的資產負債表通常會被視為較為強健的,因為有較小的負債水準。隨著人口老齡化,越來越少的勞動人口來支撐稅基,各國政府會面臨的挑戰是如何分配有限的公共資源到沒有足夠儲蓄的老年人口。
相對於多數的成熟國家,新興國家的人口平均年齡通常較低,雖然這當然不是唯一的考慮因素,但是在尋找全球投資機會時,是值得留意的一個重點。於金磚四國裡,印度有最年輕的人口結構,人口年齡中位數僅為26.2(註5),這是我認為印度擁有良好的長期增長潛力的原因之一。印度成長中的年輕勞動人口能推動經濟持續向上,因為生活條件不斷改善,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
舉例來說,德國的人口年齡中位數為44.9(註6),歐洲統計局預測,若到了2060年,歐洲的人口年齡中位數將來到47.6,且年齡在65歲以上的人口將佔總人口的29.5%,較2010年的17.4%明顯增加。同時,當人們越來越長壽,80歲以上的高齡人口更將會增加三倍(註7)
邊境市場 = 年輕的人口族
從投資的角度來看,邊境市場是新興市場的一部份,若把人口結構納入考量,甚至更為有趣。我相信許多邊境市場的年輕勞動人口,和高於許多成熟和新興國家的強勁增長速度,有助於其投資吸引力。尤其是非洲,有一些國家甚至擁有了全球最快的經濟成長速度和最年輕的人口,所以我一直對於投資非洲大陸深感興趣。
在成熟、新興和邊境等經濟體,我認為對政策制定者,在面對這樣的趨勢下,如何提高勞動生產力是相當重要的,包括努力擴大高技術的勞動力。在我看來,由成熟國家的經驗已經證明了,高度運用槓桿的經濟體或過高的個人債務水準,並不是達成長期繁榮的途徑,同時,也顯示了許多國家所建立的社會安全網並不能完全被依賴,一般民眾可能需要為自己的退休計劃,承擔更多的財政責任,且越快越好。
資料來源:
註一: 皮尤研究中心,2010/12
註二: 歐洲統計局,2012/1
註三: 聯合國,1998
註四: 國際貨幣基金2009
註五: 美國中央情報局世界概況,2012/6
註六: 美國中央情報局世界概況,2012/6
註七: 歐洲統計局,2011/10
看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