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成長基金
亞洲小型企業基金
邊境市場基金
大中華基金
金磚四國基金
拉丁美洲基金
新興國家基金
東歐基金
泰國基金
韓國基金
分享這篇文章  
中國面臨轉型陣痛期
2012/08/01
許多人將中國視作全球經濟成長引擎,並且擔憂若該國經濟趨緩,恐將導致全球面臨經濟衰退甚至是蕭條,然而,我認為目前還不須為此感到恐慌。的確,中國經濟成長率已由近幾年的兩位數字開始下滑,許多專業機構預估今年成長率將介於7~8%的區間,但我想強調的是如此成長率仍是相當驚人的,且中國並非帶領全球經濟前進唯一的火車頭。
經濟成長趨緩為新興經濟體發展過程中的自然現象,尤其是規模龐大、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許多國家今年亦面臨經濟成長趨緩的現象,值此同時,中國正進行結構性轉變,而這通常伴隨著一些成長陣痛期的副作用。目前中國正逐步轉型成消費主導的經濟模式,官方也試圖透過調整政策以放鬆對經濟的控制。在轉型的過程中,其中一個好消息是,中國今年上半年銀行新增貸款增加刺激了固定資產投資較去年同期成長約20%。[註1]
中國經濟成長趨緩難免造成市場不安,也拖累今年以來中國股市表現,雖然這樣的高度關注並不令人意外,但我們也不應該忽略仍有許多成長迅速的新興及邊境市場正衝勁十足,對全球經濟成長有所貢獻,全球經濟並不是由單一引擎所驅動的。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的預估,非洲可望在未來五年成為平均成長最快速的區域,而若印度能進行有意義的改革,其經濟成長率也可望重現中國5~10年前的水準。
中國的政策工具
我們將中國視為影響全球成長的關鍵因子,就必須考慮未來中國政府可採取哪些措施以避免經濟趨緩,我認為中國仍有許多政策工具可運用。舉例來說,過去幾個月來中國政府陸續放寬對銀行貸款及地方政府投資計劃的限制,六月時調降存放款利率各0.25%,七月則再度調降一年期貸款利率至6%及存款利率至3%。此外,中國政府也逐步增加對中小企業的貸款,並首度鼓勵企業於上海證交所發行高收益債券,這項政策反映中國政府放寬利率彈性的意願,是改革相當重要的一步。中國的證券業近年來也因企業上市風潮及開放股票選擇權、白銀期貨合約的交易而不斷擴大,未來甚至可能開放原油期貨交易。
中國政府也開始著手進行一連串針對消費者購買節能汽車及家電的財政補貼,並加速批准基礎建設計劃及保障房建設。這些措施刺激經濟的效果可能不如過去以大幅提高基礎建設支出的方式直接迅速,但這些措施也僅是中國官方政策工具中的其中幾個手段。中國同時也受益於擁有全球最高的外匯存底(超過三兆美元),而主要銀行及工業企業也都在中國政府的控制下,中國將能運用其龐大的外匯存底,進一步接觸非洲、拉丁美洲及其他國家,獲得部分有價值的資產並搶得發展先機。最近即有一家中國企業正在收購一家加拿大能源公司,若此併購案成功,將能提高其石油及天然氣供應量。中國已投資巨資於海外,尤其是天然資源產業,以能支應其國內日益增長的需求。
可能的威脅
中國的通膨已呈現下降趨勢,六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下滑至2.2%[註2],因此中國政府有足夠的空間提高流動性及刺激經濟。然而,中國工資仍不斷上揚,加上今夏美國發生旱災導致農作物產出大幅減少,亦可能成為中國食物價格上漲的潛在威脅,目前美國所生產的黃豆、玉米及小麥約佔全球產量的三分之一,而中國則是全球最大的黃豆進口國,因此美國旱災對中國將有較大影響。由於新興國家食物支出佔整體消費者支出的比重相對成熟國家高,因此對食物價格更為敏感,油價則是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因素,若油價再度上揚,將對整體通膨造成重大影響。
其他還有什麼因素會令我感到擔憂呢?作為一個長期投資者,我傾向觀察經濟全景而非短期的統計數據。中國政府一直以來透過一連串的五年計畫進行經濟改革,雖然目前仍無法確定2015年到期的十二五計畫將如何進行所有規劃,也不確定是否能全部順利達成,但中國的改革計畫需具備靈活性及彈性,如此才能避免在實行過程中出錯。投資人也可自行研究這些計畫內容,並得出自己的結論,整體而言,十二五計畫涵蓋範圍相當廣泛,包括轉型成消費主導的經濟、提高工資、稅制改革及環保議題等[註3]。
中國的潛在價值
身為價值型投資者,我們將市場恐慌造成的股市回檔視為入市的好機會,目前中國股市的本益比價位相當具有吸引力,其中我們特別看好消費和商品類股,因為隨中國逐漸轉型成消費主導的經濟體,可望能帶動這些類股的發展。我們認為中國經濟轉型將取得成功,並將持續蓬勃發展。
資料來源:
註一: 資料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http://www.stats.gov.cn/
註二: 資料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http://www.stats.gov.cn/
註三: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http://www.gov.cn/
看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