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成長基金
亞洲小型企業基金
邊境市場基金
大中華基金
金磚四國基金
拉丁美洲基金
新興國家基金
東歐基金
泰國基金
韓國基金
分享這篇文章  
邁向國際化的人民幣
2012/10/24
中國人民幣(RMB)過去十幾年來一直呈現升值趨勢,但今年走勢稍弱,反而引發人民幣相對全球貨幣幣值是否已達到合理價位的爭議。身為全球股票投資人,我們經常觀察匯率變化,因匯率波動會影響企業盈餘及營運,因此這是我們衡量投資標的時會考量的一項重要因素。當然,隨著貨幣幣值的上下起伏往往會導致輸家及贏家兩個局面,出口導向的企業可以受惠於較弱勢的國內貨幣,但對內需導向的產業則不利。作為全球出口大國之一的中國一直嚴格管控該國貨幣,以提升其投資及貿易地位,然而這些控管已經開始放鬆。
名稱及地區
貨幣的多變性讓人捉摸不定,而中國光是貨幣名稱的差異,包括RMB、CNY及CNH,就讓許多投資人混淆。簡單來說,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稱其官方貨幣為「人民幣(Renminbi)」。「元(Yuan)」則是人民幣的單位,而根據在境內或境外使用而有不同名稱:CNY指在中國內地使用的人民幣(因此以「Y」表示),而CNH指在中國境外市場使用的人民幣,主要指香港(因此以「H」表示)。由於有效區隔境內及境外人民幣市場,因而CNY及CNH往往會受不同的需求及供給因素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人民幣意指「人民的貨幣」,人民幣或元在中國也被簡稱為「塊(kuai)」(塊的字面意思為一片或一部份)。若以不同聲調說的話(中文的聲調相當重要,因為聲調不同,含義可能有顯著的不同),「kuai」也有快速的意思。雖然中國的央行(中國人民銀行,PBOC)已表示傾向放慢速度以爭取更長時間的過渡期,然而目前開放人民幣自由兌換程度的壓力似乎正在加速增加,中國目前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且若有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的機會,我認為該國需提升其貨幣的領導地位,以符合其經濟規模。
為了降低對美元的依賴,並爭取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的一籃子貨幣中,中國政府表示希望讓人民幣在2015年之前可以在國際市場上完全自由兌換(部分人士認為這個目標有點過於遠大,特別是在當前的全球環境下),並提升人民幣在國際交易與投資使用的比重。
香港的銀行間同業市場為中國內地以外第一個獲准人民幣業務的地區,因此被視為「境外人民幣中心」。香港也鼓勵銀行業提供以人民幣計價的限定服務及產品,包括被視為能更進一步擴展貨幣自由兌換的「點心債券」。中國政府也批准並監管在澳門的境外人民幣交易。今年八月底,中國人民銀行也宣佈將在台灣設立人民幣清算銀行。過去一段時間以來,新境外人民幣中心的設立已成為關鍵的政策焦點,市場揣測倫敦、杜拜及新加坡也可能將成為新境外人民幣市場。
貨幣評價面
根據我們的研究顯示,人民幣價位目前相對美元仍處於低估水準,但低估程度不大,過去一個月來人民幣也已經出現反彈。投資人應記得的是,在過去30幾年中,中國數次達到雙位數的年經濟成長率,而其交易夥伴的成長速度則相對較慢。過去18年來,人民幣大約升值30%,然而中國目前擁有全球最大規模的外匯存底(超過3兆美元1),加上持續累積經常帳盈餘及創紀錄的外國投資資金流入,因此就全球角度來看,人民幣的升值幅度似乎還不夠。
中國似乎很擔心貨幣升值會帶來的後果,但或許可由日圓的發展汲取一些教訓。我在35年前居住在日本時,當時是以360日圓兌換1美元。1973年起日圓採取浮動匯率機制,經過幾十年後,目前匯率約在1美元兌78日圓左右。日本出口商曾經擔憂貨幣升值會導致出口競爭力惡化,然而這並未發生,反而是使日本企業在技術和品質上升級,而這也是目前中國企業正在進行的。然而,要真正成為全球儲備貨幣(加上或許要避免一些日本隨後的經濟決策失誤),中國仍需要更進一步的基礎和結構性改革,包括開放金融市場。
我認為中國未來可望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但我認為人民幣不太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取代美元,成為全球的儲備貨幣,因為中國目前仍對人民幣的兌換有所限制,而我認為這是在更遙遠的未來,若人民幣能成為自由浮動匯率的貨幣才比較有可能發生,近期則是在國際市場成長的可能性較大。目前中國人民銀行制定人民幣兌換的中間價,並限制每日人民幣相對於該中間價的漲跌幅度。放鬆對人民幣的限制將會使中國創紀錄外匯存底規模的防禦能力下降,然而,我認為對一個正在進行許多結構性改革以建立強勁發展的未來為目標、並成為全球領導角色的經濟體來說,這是一個關鍵必要的過渡期。
資料來源: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
看其他文章